装修知识Renovation
开运全站下载_五问PM2.5 专家称污染可防可控也可治_新闻中心_新闻中心
近期的广州大雾弥漫,湿度加大,珠江边放眼望去茫茫一片。南方日报记者 丁玎 摄 自公布PM2.5监测数据以来,10多天内时低时高的浓度数据,时而优良时而“中度污染”的指标描述,再加上“回南天”潮湿的空气和雾霾密布的天空,令不少羊城市民都被PM2.5滋扰得心绪不宁。“我感觉呼吸困难!”“我嗓子发干!”“我喉咙疼!”“广州的住家到底要不要装空气过滤净化机?”“出门是不是一定要戴口罩?”“要不要在家里种花种草?”……这些类似的担忧也在部分居民中蔓延。
PM2.5是否真的猛于虎?记者总结出5大问题,分别向中山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的范绍佳、王雪梅两位教授,以及“广州蓝天行动”项目组的成员,发去了问卷,为市民详解PM2.5的相关知识。专家们表示,PM2.5并不是可怕的老虎,也并不是空气中唯一有害的污染物,PM2.5可防可控也可治,目前广州的空气状况,无需在家配备空气净化机,出门也无需必备口罩。1 居民有无必要配备空气净化机、口罩?王雪梅:广州PM2.5数值最高的季节往往集中在春秋两季,尤其是春季,冷暖气团会同时北上和南下。
此时恰逢“回南天”,广州整体式呈静风状态,空气污染物无法扩散,所以PM2.5浓度就比较高。市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戴口罩。如果本身就有呼吸道疾病,或者呼吸系统较弱,那么去人流密集地,尤其是排放源较多的地点,备用一个口罩也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至于空气净化机,如果市民自我感觉用了空气净化机以后,比较舒服,那么买一个放在家里备用也不错,但不建议这是必备产品。范绍佳:没有必要配备空气净化机和口罩。“广州蓝天行动”小组:依据广州目前的空气污染状况来说,市民如果佩戴普通的医用口罩对于PM2.5防护作用很小。市面所说的可防PM2.5口罩多为工业级的口罩,还没有科学的测试数据,效果如何没有足够科学依据。
对大家的建议是,不必刻意追求口罩对空气中细微颗粒物防护的要求,有呼吸道疾病、对空气污染比较敏感的市民可以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天气,人流较多的地方戴口罩出行。另外,由于现在空气净化机行业标准规范缺失,空气净化器质量参差不齐,很难对净化效果进行评估。市面上的空气净化机主要功能是除尘、杀菌、除异味、除甲醛和除挥发性有机物,并没有哪款产品可以保证能够高效去除PM2.5这类颗粒物。如果不能定期及时更换空气净化机滤芯、滤网的话,反而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变差。
而且,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会进行交换,室内不可能保持封闭,在普遍环境遭受PM2.5污染情况下,室内很难避免PM2.5污染。因此不建议把空气净化机当作必备的需要。
2 PM2.5是否都有害?范绍佳:即使没有人为污染,空气中也有一定浓度的PM2.5,这个浓度被称为背景浓度,大约为3-5微克/立方米。如由干净自然海浪飞沫干涸生成的巨盐核(大小也可能是PM2.5)能产生大云滴,促使降雨形成,一般是无害的。可以认为存在无害和有害两种颗粒,这需要看PM2.5的成因,来自燃料燃烧的,本身可能有毒,来自干净自然海洋的飞沫干枯,则无毒。
通常说PM2.5对健康的影响,一般是指PM2.5表面吸附的各种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人体吸入有害的PM2.5才会有问题。“广州蓝天行动”小组:PM2.5存在无害和有害两类成分,有害成分主要是有毒有机物(以多环芳烃PAHs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主)和重金属元素铅、锌、砷、镉、铜。
只要PM2.5当中含有这些有害成分,超过一定人体承受范围,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3 限车、禁行黄标车对减少PM2.5有多大效果?王雪梅:美国许多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都很高,均超过我国,但是PM2.5的数据都比广州小。可能的原因是,交通比较顺畅,比较少堵车,燃油的质量、标号以及添加物都比我国的情况更好,所以发动机的不完全燃烧状况较少,PM2.5等污染物的排放也会少很多。
“广州蓝天行动”小组:上述措施肯定对减少PM2.5污染有很大的帮助。限制车辆并不是最核心的问题,关键是汽车用油品质的提高和排放标准设置应更加严格,此乃长策。黄标车具有高油耗和高污染的双重特征,按排放限值比较,一辆汽油黄标车的排放量分别相当于5辆国Ⅰ、7辆国Ⅱ、14辆国Ⅲ、20多辆国Ⅳ车。
黄标车是缓解当前汽车节能减排问题的最大突破口。而提高新车排放标准,一方面只能解决增量问题,且作用递减,成本明显上升,故当务之急是解决存量问题。另外,机动车的汽油和柴油燃烧后,其中尾气中主要成分主要为含碳的颗粒物、挥发性的有机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碳氢有机物。含碳颗粒本身对人体无害,防爆剂中的重金属在燃烧过程中会被吸附在含碳的颗粒物上,而这些成分大都是PM2.5的重要来源。
关键是吸附在碳颗粒上的重金属,才是对人体产生毒害的罪魁祸首。4 紧闭门窗能否减少室内空气污染?范绍佳:这是一个剂量的概念,与每个人个体的体质、生活经历等有关,可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对大多数人平均状况的资料。PM2.5污染对所有人都会产生作用,但儿童、老人、呼吸道疾病患者可能更敏感些。
“广州蓝天行动”小组:如果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微克/立方米(WHO规定的安全指导值),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总的死亡风险就上升4%,得心肺疾病的死亡风险上升6%,得肺癌的死亡风险上升8%。上述关于PM2.5死亡风险的数据源自2002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篇论文。
这篇论文分析了一项长期研究中参与者的死亡率和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发现死亡率升高与PM2.5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有关联,而与粗颗粒物污染没有可靠的关联。该项在美国进行的前瞻性研究始于1982年,当时招募了120万的参与者。
论文的结论是基于长达16年的随访数据,是目前关于PM2.5污染增加死亡风险最可靠的证据。5 广州监测点选址改善空间在哪里?王雪梅:理论上来说,布点越密越好。广州当年选址的时候,曾经找过我们几位专家去参与论证。环保部门是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选址的。
对于广州的布点方案,我们还是比较认可的。当时建一个监测站的要求比较高,所有的仪器甚至包括维修和校正设备,都必须从美国进口EPA认证的产品,成本也比较高。
所以,受财力物力人力的限制,还不能满足大量布点的要求。“广州蓝天行动”小组:关于密度,PM2.5在空间分布上比较均匀,没必要像PM10那样密集,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监测即可。像特大型城市,在现有PM10的监测点位上,选择20—25个点位检测PM2.5即可,省会城市可选择10—15个点位,中小城市可选择3—5个点位。当然,这需要专业人员现场勘查,进行必要的流场分析,摸清污染源的分布情况,科学地确认站点的数量和位置。
总的选址方案会有所调整,现在的国控点是80年代经过实验研究分析确定的,有一定的科学性,经过近30年有的可能不适应现代发展情况,这方面需要监测站和环保局的技术人员研究。【专家简介】范绍佳: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气象研究所所长。
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环保局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王雪梅: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系副主任,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美国大气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广州亚运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专家。“广州蓝天行动”小组:参与者皆是广州市数个不同环保NGO组织的核心志愿者,均有从事环保宣传多年的经验,基本拥有环保学或相关专业的教育和从业背景。.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icon_sina, .icon_msn, .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2px -1px}.icon_msn {background-position: -25px -1px;}.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240px -50px;}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
本文关键词:开运全站下载,开云·app(中国)官方网站
本文来源:开运全站下载-www.bn-japan.com